欧博官网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系

日期:2025-09-09 点击数: 来源:

简介: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系可上溯至原长春汽车拖拉机欧博 在前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于1957年建立的汽车运用与修理教研室,1959年更名为汽车运用工程教研室,1986年改为吉林工业大学汽车欧博 汽车运用工程系,1992年欧博官网 成立,汽车运用工程系整体并入欧博官网 ,1997年更名为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系。

详细介绍: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系涵盖交通运输(汽车运用工程方向)和汽车服务工程(2024年开始停止招生)两个本科专业,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二级学科(同时具备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1957年开始招收汽车运用与修理专业本科生,是我国第一个汽车运用与修理专业。1959年,由张烨教授建议,将汽车运用与修理专业改为汽车运用工程专业。

1961年,张烨教授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迈出了汽车运用工程专业建设里程碑式的一步。

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汽车运用工程为首批硕士点专业。

1985年,汽车运用工程博士点正式获准设立,为国内首个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博士点。

1987年,汽车运用工程被评为原机械工业部重点学科。

1997年,为了加宽专业面,国家教委将汽车运用工程专业名称改为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原汽车运用工程博士点学科更名为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博士点学科。

1998年教育部把原汽车运用工程本科专业,更名为交通运输(汽车运用工程方向)专业。

2002年,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被评为吉林省重点学科。

2003年教育部批准在吉林大学载运工具工程系设立交通环境与安全技术博士点。

2004年教育部批准设立汽车服务工程本科专业,自2005年起面向全国正式招生。

2012年,交通环境与安全技术博士点撤销,合并到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博士点。

2014年,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被评为吉林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点。

2020年,交通运输专业(含汽车运用工程方向)入选第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4年,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师生比,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系主动停止了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招生。

一、学术队伍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系现有教职工27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人)、讲师2人、高级工程师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22人,占81%,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学缘结构、职务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二、开设课程

1、交通运输(汽车运用工程方向)专业

专业课:汽车构造、汽车动力系统原理、交通工程学、运筹学、汽车运用工程I、汽车运用工程、交通系统规划I、运输技术经济学、运输组织学、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汽车可靠性与维修、现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特色选修课:汽车控制原理、车辆系统动力学基础、汽车运用测试技术、车辆智能网联技术、交通运输环境污染与控制、驾驶辅助系统设计与评估、汽车事故工程、汽车运行工况设计、现代汽车传感技术、智能车辆人机工程等

2、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专业课:汽车构造、汽车动力学系统原理、汽车服务工程学、汽车运用工程I、现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汽车可靠性技术、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现代汽车营销与保险

特色选修课:

汽车运用工程、汽车控制原理、车辆系统动力学基础、汽车运用测试技术、车辆智能网联技术、驾驶辅助系统设计与评估、电动汽车测试与试验技术、汽车事故工程、汽车运行工况设计、现代汽车传感技术、智能车辆人机工程等。

三、培养目标(本科)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富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具备多学科交叉综合知识基础,掌握汽车运用工程学科专业理论,具备解决汽车运用工程或交通运输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四、就业的行业部门

我系交通运输(汽车运用工程方向)、汽车服务工程两个专业毕业生适合在汽车生产、设计、服务、研究等大型企业或科研院所,以及在道路交通运输、运输部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大型企业的运输部门、研究单位和高等院校从事汽车运用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车辆工程领域的设计、生产、管理、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自专业建立以来,累计培养本、硕、博毕业生5000余人。毕业生多数进入到国家交通运输管理系统的部、局、高等院校、著名研究院所、交通运输相关行业、大中型国有企业、涉外企业、知名大型集团(公司)等发挥才干。由于他们基础扎实,素质高,大都能在短时间内脱颖而出,成为技术核心或骨干力量,许多省市司局交通运输部门的领导及技术骨干均为我专业毕业生,行业内社会声誉颇佳。并且涌现出了一大批行业领军人物、著名学者、企业家等优秀毕业生。

当前,世界汽车产业正在发生一场巨变,汽车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给百年历史的传统汽车工业带来了一场革命,也给交通带来了巨大变革。党的十九大,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交通强国的战略部署。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全体交通人为之奋斗的新使命。保障安全、提高效率、改善环境、节约能源等交通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使得我系本科专业的发展前景日益广阔,并且交通运输(汽车运用工程专业方向)专业成立较早,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利用获评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及吉林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点的契机,我系本科专业利用实力强、起点高、发展快的优势和国家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努力建设、培养本领域的一流人才。

五、特色(科研能力、研究方向)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系涵盖载运工具运用工程1个二级学科,并可接受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内的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进行科学研究。

硕士、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车辆智能化检测与轨道车辆装备:研究车辆智能化诊断理论、测试方法及相关装备;研究车辆及其装备运行状态的智能监测和预警技术;研究电动汽车动力匹配、管理方法。

2)车辆行驶安全及智能测试技术:研究车辆行驶安全与可靠性、交通事故再现理论与方法、驾驶行为特性、人车路系统动力学及人车路环境系统安全状态的构建和优化技术。

3)交通环境耦合感知与车辆安全预警:研究人车路耦合感知、网联混行环境、区域协同控制、人机交互与智能座舱、网联车辆队列、驾驶人行为机理、车辆安全预警。

4)车辆运行仿真与智能化:以非线性动力学、控制和人工智能理论为指导,研究车辆操纵稳定性的分析方法、汽车运行工况的设计理论以及智能车辆的决策和控制方法。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系试验设施完善、试验设备先进,建有省级汽车中心检测站一个。到2024年底,载运系共完成科研项目160余项,其中有1/3左右为国家及部省级的课题。近年来,年均科研经费保持在500万元以上;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8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0余项,著有教材和专著十余部,其中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省级精品教材2部,共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在国内汽车运用行业一直处于龙头位置,有较深的影响。

我系经常与国外的高等院校交流信息,加强往来。近年来共有20余人次出国高访、研修、学术交流等。先后与美国堪萨斯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德国西柏林大学、荷兰汽车工业研究所(TNO)、荷兰屯特(Twente)大学等国际知名的高等院校和企业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六、师资队伍

博士生导师:李世武、李显生、刘玉梅、施树明、刘宏飞、张立斌、徐观、孙文财、任园园、王琳虹

教授:李世武、李显生、施树明、刘玉梅、刘宏飞、张立斌、任有、徐观、孙文财、任园园、王琳虹

副教授:陈熔、李文军、谭立东、郑雪莲、林楠、郭梦竹、金桐彤、朱金宝

讲师:林慧英、刘汉武

高级工程师:戴建国、单红梅